走进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林琼岗路15号,映入眼帘的是一扇装饰精美的藏式风格大门,上方正中的蓝色门楣上醒目地写着甘露藏医药文化展览馆。甘露藏医药文化展览馆位于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院内,是展示藏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图为甘露藏医药文化展览馆大门(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
在展览馆一楼,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藏医手术器具,以及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变迁。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藏药生产企业,前身是拉萨药王山利众医学院,其公司生产的“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甘露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展览馆二楼则是藏药材传习基地,拥有各类藏药材标本,这些药材标本大部分都是由该公司生产负责人普穷次仁带队在民间收集制作。看着琳琅满目的藏药材标本,普穷次仁说:“每次带队基本上是带着一线的工作人员,目的是学习辨认藏药材,了解药材资源情况,掌握原材料产地。这是我们了解市场,建设‘三优’企业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培养员工的一种模式。”此外,该基地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这里曾进行过很多藏药材资源普查的项目,还有藏医史籍文献的整理收集,并时常开设藏医藏药知识讲堂,在不断守正创新中保护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藏药材传习基地里的展示的药材标本(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
藏药材传习基地授课场地(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
走进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智能化的藏药生产线呈现在眼前,每一道工序经过严格科学的把控,尤其在包装阶段,配备了先进的内包装和外包装设施设备,实现内包装工序自动化及智能化,在保障卫生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我们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的理念,意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普穷次仁说。
在藏药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在检查药品包装情况(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
图为藏药生产车间里的自动化包装设备(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
内包装岗位班担任组长的普仓决头上带着防尘帽,身着蓝色防尘衣,正低头检查机器包装的药品是否合格。她在该公司已经工作了16年,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刚入职的时候都要手工包装,每天包装数量大概是3000丸。自从内包装工序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我们只需要看着机器,包装的数量是过去的几倍。我一直觉得多包装一颗药就能多帮到一个病人,现在能帮更多的病人了。”普仓决说。
2024年,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立足传统技艺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克服高原生物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二十五味珍珠丸及八味沉香丸等二次功效开发研究工作,推进濒危藏药材人工繁育种植研究工作,并完成一次性使用藏医放血包和藏医头部热疗仪两个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该公司生产负责人普穷次仁说:“接下来,我们会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的理念,努力提高甘露藏药的核心竞争力,让藏药、藏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