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8月26日电 近日,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组织“大国边疆”实践团奔赴拉萨、林芝等地开展了一场融思政教育、专业研习于一体的语言文学调研暑期实践课。
师生们研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文化传承创新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将生动的思政课堂开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师生们在阿沛村调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鲁嘉琪 摄
活动期间,实践团师生深入林芝市嘎拉村、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大学文学院等地与当地群众、文艺工作者、高校师生交谈,了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西藏的生动实践,真切感受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下西藏人民“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和西藏大学两校文学院师生交流合影。周宸旭 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康凤表示,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建院65周年,学院以此为契机,深挖中文学科特色,组织师生到西藏开展调研,积极探索打造将思政教育、专业研习与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的第二课堂。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激励广大师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扎根绽放。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