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为全面评估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确保工程可持续推进,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生态监测”主题党日活动,正式启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生态环境首次监测工作。
监测团队对空气进行手动监测(7月1日摄)。新华网发 汪思伟 摄
党日活动通过“党建+生态”模式,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穿于生态监测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监测现场,监测团队克服地形复杂等挑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作业。
据悉,此次监测工作采用“自动监测+人工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拉萨南北山区域的大气环境、水质状况、土壤特性、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进行精准化测量,为评估工程在应对气候变化、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增绿扩绿、固碳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拉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此次监测工作既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拉萨南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摸清本底。”黑龙江生态环境专家王中杰说,“我们要通过跨区域合作交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生态决策提供可靠保障。”
黑龙江生态环境专家李健(右一)给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李桑(左一)介绍土壤环境监测数据(7月1日摄)。新华网发 汪思伟 摄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李桑说:“面对海拔高、环境复杂等挑战,生态环保人必须践行初心使命,以高质量数据支撑科学决策,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发展‘含绿量’和生态的‘含金量’双提升,为西藏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系统第七党支部集体合影(7月1日摄)。新华网发 汪思伟 摄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数据为基石,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动态跟踪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用精准的数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持续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保障,让绿色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汪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