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民族样板间”——拉萨珠峰宾馆这样书写团结篇章-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5/19 18:12:01
来源: 新华网

雪域高原上的“民族样板间”——拉萨珠峰宾馆这样书写团结篇章

字体:

  5月,高原日光温和洒下,位于布达拉宫不远处的拉萨珠峰宾馆内,民族团结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一盏灯、一杯茶、一声问候里的点滴坚持,更是一种贯穿服务标准、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的深层力量。

   IMG_3841

  拉萨珠峰宾馆一角。(受访者供图)

  作为中国融通旅发集团在藏唯一的融旅饭店,拉萨珠峰宾馆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将民族团结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经营、团队建设和客户服务全过程,用一项项温暖的细节与一次次务实的行动,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雪域样板间”,推动文化价值转化为经营动能。

  思想引领:双语共学筑牢共同思想根基

  “我们不仅讲服务,也讲思想。”在拉萨珠峰宾馆,思想政治引领始终是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推动员工文化融合与团队执行力提升的基础支撑。该宾馆依托员工大会、党支部学习、“三会一课”等组织形式,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等内容的系统学习,同步推进汉藏双语学习内容,实现“语言通”到“思想通”的双向融合。

   lQDPJwYPckW3RGfNDDDNEECwq8BO-l1xJfEGnaD7HcDsAA_4160_3120

  拉萨珠峰宾馆党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会。(受访者供图)

  2024年,该宾馆将拉萨珠峰宾馆三号楼303室改造为民族团结活动室,设立民族团结宣传专栏、政策图解展板,并编印通俗易懂的汉藏双语手册,帮助员工深化政策理解、增强情感认同。学习内容不仅停留在“读”和“讲”,更延伸至岗位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将团结理念“融进流程、写进细节、讲进心里”。“每一次服务,其实都是一次文化的传递。”该宾馆客房部员工达娃说。

   微信图片_20250514145651

  拉萨珠峰宾馆党支部编译的汉藏双语版《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读本。(受访者供图)

  融合实践:服务细节中传递团结温度

  在拉萨珠峰宾馆,“民族团结”不是标语,而是每位员工切身体会的真实日常,更是管理理念落地和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支撑。

  “我是珠峰宾馆的一名会议管家,每天清晨,我会穿上工装早早就进会场。虽然我们不直接对接客户,却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每一个细节。”该宾馆员工单增培杰说。

  单增培杰与同事们曾在深夜紧急抢修设备,只为保障重要会议顺利召开。那一刻不分你我,而是一份共同守护品质、传递温度的责任担当。

  在该宾馆,像单增培杰这样的“无声服务”身影还有很多。他们在前台、客房、后勤等各个岗位上,通过彼此信任、标准统一、流程协同,用行动诠释“家和明礼”,也构建起了一套民族融合与管理规范并重的“珠峰服务体系”。茶歇温度、灯光亮度、会场布置,每一处细节都传递着各民族同心同向的专业精神与细腻关怀。

  近期,该宾馆还组织了“员工齐动手 齐心共‘食’光”文化活动,各民族员工共同参与“包包子·包饺子”体验,从菜单优化到厨房布置,从饮食交流到习俗互鉴,不仅拉近了情感,也锻炼了团队协作。

  机制创新:将团结理念嵌入管理制度

  员工间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有效推动了“高标准服务”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去年该宾馆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关于“服务细致度”和“员工亲和力”的打分均高于往年,达到97.8%的新高。

  团结理念能否在企业内部真正落地,关键在机制设计。该宾馆以“家和明礼”文化体系为依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打造了一套“融合型管理机制”。

  人才机制上,实施“民族员工成长计划”,对少数民族员工实施“一人一档”跟踪管理,从培训、晋升、考核到心理疏导,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运营管理中,设立“岗位双语助手”制度,在关键部门推行“双人搭档”,既提升服务效率,也增强了协作稳定性;组织文化方面,开展“民族团结八个一”行动,形成文化传递机制,增强员工归属感。

  嵌入式管理制度的推进,让“团结”不再是宣传口号,而是员工绩效评估、流程执行标准、文化建设目标中的有形指标,真正做到了“流程写团结、制度固团结、考核促团结”。

  从一场会议的无声守护,到一碗饺子里的温情交融......拉萨珠峰宾馆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写进高原的日常生活。这份“珠峰力量”,将继续温暖圣地拉萨的每一次相聚、每一段同行。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