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来自苏北农村,上军校、到部队,扛过枪、打过炮,立过功、受表彰,可谓经历丰富。2022年,援藏报名通知到单位时,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向组织写了个人请愿书。
初到高原,他和大家一样也是头晕欲裂、经常失眠,状态不佳。却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经常在视频电话中表现得非常轻松自在。有位好友问他,“你后悔么?”。刘华用轻松的语气告诉他,“来了后悔三年,不来后悔一辈子”。
学习经验 运用经验 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有很多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有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刘华作为来自江苏省工信厅一名援藏干部,总是想着让娘家多陪点“嫁妆”。
拉萨市经信局局长王旭光说,自从与江苏省工信厅结对帮扶,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后,每年在资金安排、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等方面都得到了无偿支持。
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刘华重点致力于将江苏经验与拉萨实际结合起来,围绕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出多创新举措。他提出了轻工业发展促进行动计划,重点发展五大类轻工业,实施“七大工程”。学习“江苏制造精品”经验,在自治区率先组织“拉萨轻工精品”认定,认定高原制氧、特色藏药、绿色饮品等4种产品,获肯定好评。2024年1月,拉萨市成功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在全区率先开展绿色试点企业认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2家,全区唯一的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园区均在拉萨;率先在全区提出智能车间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共培育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精”企业32家,其中2家企业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选准苏拉产业合作突破点
拉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不完备、产业体系尚未建成……,这都是客观事实。人要吃饭,产业就要发展。中央给西藏明确了“四件大事”,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发展才能促稳定,只有发展才能惠民生。
西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淡水资源地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腹地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水资源特别丰富。来自念青唐古拉山高海拔的冰川水呈弱碱性、水分子团,富含锂、锶、偏硅酸等物质,对身体特别有益。经了解,全市14家天然饮用水企业、31条生产线,产能超280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水企存在“好水不敢产,好水卖不出”的困境。
为推动拉萨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刘华跑遍全部水企和上下游企业,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制定产业链实施方案,牵头修订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将出藏运费和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奖补范围,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江苏等地组织“拉萨好水”专场推介,免费为企业搭台,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推动泰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与西藏纳木措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功定制“泰有引力”和“剧有引力”,成为城市品牌主题文创饮品和保利剧院指定用水。
用心用情 关心关爱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刘华每月定期主动到联系点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接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协调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捐赠10万元帮助羊八井镇彩渠塘村手工编织合作社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品销路;协调金雨茂物(西藏)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赠10万,为村里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和慰问,为村里26名大学生提供资助;协调省化工行业协会为达孜区雪乡捐赠10万元购置固定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协调南通经济开发区为当雄县格达乡央热村捐赠10万元,改善环境慰问特殊困难群众;利用个人资源和渠道,为2名大学生和10余名群众解决就业。
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华牵头成立专班,组织召开现场会,向广大人民宣传介绍高原多功能系列炊具的主要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孜区一位老奶奶感动地说:“真没想到这锅这么好用,真没想到只花了很少的钱,就能买到这么好用的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向全市农牧民、低保户和城镇居民发放高原特色炊具近1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