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西藏-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9/13 16:04:33

他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西藏

字体:

  今年,是中国石油援藏30周年,也是中国石油西藏销售成立62周年。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石油人扎根西藏,将忠诚融入血液,将事业书写在高原大地上,用一把把油枪加出了宝石花在高原的绚烂辉煌,也加出了西藏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1994年开始援建、2002年对口支援双湖以来,先后选派优秀援藏干部14人,向羌塘大地累计注入援助资金5.4亿元,113个项目落地生根,创造了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建设美好家园的“人间奇迹”。

  62年来,中国石油以守藏驻藏、建藏兴藏为己任,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幸福生活的加油点。

  62年来,西藏销售累计保供西藏地区成品油突破2000万吨,保供西藏80%以上成品油供应,加油站数量180余座,实现西藏74个区县全覆盖。

  西藏地域广、人口少,加油站常态化送油和非油商品到偏远村庄,到田间地头。

  西藏销售一直秉承“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将200余种当地商品纳入扶贫商品名录,每年帮销千万元,在加油站每名员工都是非油商品代言人。

  穿过雪山林海,你才知道他们的责任

  越过高原荒漠,你才知道他们的坚守

  见过以站为家,你才知道他们的可爱

  ……

  走近他们

  你才知道有这样一种精神

  质朴无华、厚重浓烈  

  墨脱加油站

  宝石花绽放在中国最难抵达的地方

  8月12日,三辆油罐车84吨油品,就着茫茫夜色驶进墨脱加油站。从建站第一年销售了1000多吨到今年有望突破10000吨,墨脱加油站的10年不仅仅亲历了墨脱县高质量发展的10年,也见证了西藏社会经济10年腾飞。

  117公里的扎墨公路,从1962年开始修建,到2013年全线贯通,修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扎墨公路依然时常受恶劣情况影响而中断,进墨脱采取“双进单出”,即双号进、单号出,油品保供依然是墨脱加油站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8月恰逢旅游旺季,墨脱加油站车辆排起了长队,藏族员工琼琼玛只能抽空吃个方便面。

  “平常万吨站1到2台油罐车足以保障油品供应,墨脱加油站日常保供需要9台油罐车,高峰时期12台油罐车保供墨脱一个加油站。”墨脱加油站经理格桑达瓦说。用十倍苦心,只是为了扎扎实实履行社会责任。

  珠峰南加油站

  每年服务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次

  珠峰南站,海拔4300米,距离珠峰大本营100多公里,是前往珠峰大本营最后一个补给点。

  站经理是93年出生的普布扎西,黝黑的脸庞,爱笑的他总是露出一口大白牙。前往珠峰要经过加乌拉山108拐,很多游客会因为车辆故障、没有油被困在路上,这么多年提供旅游住宿咨询、联系修理厂、送油服务已经成为珠峰南加油站常态化的服务。“我们可以说是中国石油的标杆形象站,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石油的形象。”普布扎西说。

  此外,定日县城70%的老百姓都是珠峰南站忠实的客户。每年春耕秋收,加油站都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最长的一次送油耗时长达10个小时。“这里老百姓认中国石油,在西藏,加油站不仅仅是加油的,更多是幸福生活的加油点。”普布扎西说。

  神山加油站

  恶劣环境中孤独的坚守

  神山加油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距离冈仁波齐20公里,海拔4700米,冬天最低气温-35℃左右,半年都是八级的大风天气。

  站经理巴丹已经在神山加油站待了3年,与恶劣天气相比,他说在神山加油站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虽然加油站在国道旁边,但是冬天也很少见到人。

  “加油站20公里内荒无人烟,冬天要去河里凿冰取水,买菜要跑到20公里以外的村庄,冬天村庄菜店关门了,买菜就要跑到80公里外的普兰县城才能买到菜。”巴丹提起以前的生活感慨地说。

  近两年来,西藏销售党委下大力气解决高海拔偏远地区加油站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神山加油站配备了厨师,员工宿舍安上了电暖风、制氧机,打通了上下水。“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谢公司,现在洗个澡再也不用跑上80公里了。”巴丹说。  

  他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西藏

  团结乐观、感恩奋进

  无论是进出不易的墨脱

  还是在恶劣环境中坚守的阿里

  他们为油坚守、为油奉献

  让生命在雪域高原绽放绚丽光彩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