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生命禁区”大机清筛之歌奏响铁路养护最强音-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8/15 15:39:31
来源: 新华网

谱写“生命禁区”大机清筛之歌奏响铁路养护最强音

字体:

89日,铁路养护机械车队。受访者供图

连接青海西宁和西藏拉萨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平均海拔4700余米的安多路段受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全线养护难度大、病害多、常年风沙冰雪不断,而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站,是这条巨龙的心脏地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的气候条件,成为铁路养护者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202489日,西宁工务机械段清筛一车间的工人,在这片被誉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开启年度大机线路清筛施工作业的壮丽篇章。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清筛一车间的工人们就已整装待发。他们穿戴厚重的防寒工作服、棉围脖、棉裤等特质高原劳动防护用品,全副武装以抵御高原的严寒与强风。工具包中喇叭、信号旗、短接铜线等一应俱全,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他们对工作的严谨与认真。随着集合号角的响起,工人们驾驶着大型养路机械车,向铁路沿线进发,开始一天的养护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810105210

89日,铁路养护工在晨曦下工作。受访者供图

“在高海拔地区作业,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状况,千万不能心急!”清筛一车间三工区工长李全福再次强调了安全事项。到达作业现场后,工人们迅速分组,各就各位。清筛机轰鸣着启动,其带有挖掘装置的前端深入到道床底部,将混杂着碎石、泥土的道砟被一一挖起,通过传送带送入筛分系统,道砟经过精细的筛选,杂质被剔除,干净的道砟则重新被铺设回道床上。整个过程中,工人时刻关注筛分效果,调整机器参数,确保每一粒道砟都符合标准。随着清筛机的精准对接和作业的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呈现出一幅紧张而有序的景象。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晴空万里转眼间便乌云密布,淅沥的雨水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雨雪天气是我们干这条线最害怕的,一下雨空气就更加寒冷,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把空气抽干,呼吸很困难,更不用说干活了。”施工负责人张利栋说。

唐古拉一带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高压下作业使养护工眼睛膨胀,嘴唇发紫发黑,双手因长时间紧握工具而冻得通红,以前再瘦小的工人在此刻也显得臃肿起来,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保障铁路的畅通与安全,他们勇于承受这份艰辛与痛苦。 

微信图片_20240810105359

89日,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工人在吸氧。受访者供图

清筛车过后,0832式捣固车紧跟其后,精准地将道砟压实并调整轨道的几何尺寸。SPZ-200型配砟车则像一个勤劳的清洁工,不断地将多余的道砟清扫到合适的位置,让道床更加规整。号位操作手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机械旁全神贯注地观测仪表数据,有的在地面上用专业工具测量轨道状态,有的在协调各机械之间的作业配合。正是工友间的团结协作,让清筛一车间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在唐古拉这片“生命禁区”里还有许多养护工人,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青藏铁路精神的新篇章。(姚翔硕 毛生强 朱哲)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