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青藏铁路海拔4891米高的托居站处,伴随一阵阵机械、工具作业的清脆声响和鼎沸的人声,一场紧张而有序的铁路换轨施工在“天窗”时间内火热展开。
7月22日,YHGQ-2000气压焊轨车作业。新华网发 刘海龙 摄
更换长轨,时间紧,任务重前期准备工作不可少。经实地调查,青藏铁路托居-安多区间部分区段硬弯轨在列车碾压及高海拔地区夏季轨温反复升降的过程中钢轨出现不同程度“疲劳”受损,特别是进入暑运以来,行车密度不断加大,铁路线路设备也渐显“疲态”。但普通的线路维修达不到彻底根治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暑运旅客乘车舒适度,青藏铁路西宁工务机械段统筹安排,决定对该区段500m长轨进行整体更新。“此次施工要在150分钟内完成500m的钢轨更换,换轨的同时还要对钢轨接头进行焊复,将无缝线路恢复至列车开行状态。由于已经进入了三伏天,轨温变差速度快,给施工增强了不少的难度”西宁工务机械段主管换轨副段长李万斌说。
“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上道作业”,随着“天窗点”前的最后一趟列车通过,施工负责人宣布开工。早在线路一侧等候的线路工区工长张先成和工友们,手拿撬棍、打磨机、内燃扳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7月22日,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轨底轨底铣磨。新华网发 刘海龙 摄
前期各项基础工作完成后,换轨车鸣响汽笛声从远处驶来,收放结构在操作师建伟的熟练操作下收放自如,旧轨迅速被剥离,新轨准确入槽。气压焊轨车紧随其后对轨道进行除锈、铣磨、对轨……焊补员工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钢轨焊接、切割焊筋、精细打磨,保证焊缝清理干净整洁,直至钢轨平顺达标,打磨后的钢轨闪耀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与此同时,作业人员开始安装钢轨扣件,将新更换的钢轨牢牢锁定在既定位置,确保轨条不侵限。
7月22日,焊接打磨后的钢轨。新华网发 王东林 摄
“离天窗点结束还有30分钟!,大家抓紧时间调整好轨距”车间负责人张炜一边应答,一边指挥大家抓紧时间。各小组的职工们随即展开施工质量回检,确认轨距水平、扣件压力等关键环节,以达到线路开通的标准。为保证此次无缝钢轨更换铺设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换轨车间等相关单位施工人员克服青藏高原高海拔缺氧、寒冷、多年冻土等不利自然条件,严格落实换轨工作目标要求和各项技术规程,确保了换轨工作持续向前推进。
经近三小时的协同奋战,通过旧长轨切割拆除、新钢轨精准落槽、连体轨铝热焊接等多项流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换轨施工任务也逐渐接近尾声,经质量回检人员现场检查,设备质量达标,符合开通条件。下午13时30分,经过近3个小时的作业,施工圆满结束,作业人员有序撤出线路。(姚翔硕 韩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