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勾勒“四图” 让勒布沟生态环境更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错那市委、市政府锚定“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认真对照区党委着力推动“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山南市“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的部署要求,围绕“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走在前列”的目标,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等业态,充分发挥勒布沟的特色优势,探索“生态+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一批聚特色、有文化、富内涵的生态品牌,真正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彰显“本”色,勾勒丰容“规划图”。错那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关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要指示和王君正书记“让建筑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城市建设、当前发展和长远规划、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错那新城功能定位,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按照“一主一副”“一体两翼”布局模式,坚持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上下功夫,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绿色面积不少于规划区域内的40%,保留古树、控制生态斑块和廊道,避免搞高切坡、大开挖,延续生态功能,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安居乐业的美丽边城夯实生态基础。
提升“成”色,勾勒丰美“生态图”。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勒布沟绿色发展、文化发展、人居环境发展等方面投入,把勒布沟打造成“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门巴文化展示区”“特色生态旅游小城镇”。一方面充分突出门巴文化,挖掘门巴特色,建成门巴风俗馆,留住乡愁,守护非遗文化;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强化乡村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让勒布沟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2022年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7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10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2019年,勒门巴民族乡斯木村荣获“中国村庄2019幸福村”称号,麻麻门巴民族乡麻麻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错那市勒布沟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成为西藏首个荣获此称号的地区,2020年勒门巴民族乡勒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创建自治区美丽宜居乡村4个。目前,勒布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建新基地创建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
擦亮“底”色,勾勒丰裕“产业图”。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造就勒布沟的绿色产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和援藏工作队支持下,勒布沟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茶旅融合道路,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发展茶产业。一方面吸纳地方就业,投资建成茶厂,引进先进种茶技术,完善制茶工艺流程,打造了“勒仓莲”等高原优质茶品牌;另一方面采用“采茶+旅游”模式,融合观光与采茶项目体验,让外来游客沉醉其中、玩的舒心,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世界最高海拔茶园勒布沟茶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茶产业旅游为当地群众带来切实的“实惠”,边境一线群众真正将“生态饭”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中。2021年北京两展一节茶叶产品评选中“勒仓莲”牌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红分获特别金奖和金奖。2022年底成功试种莓茶,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打造“特”色,勾勒丰润“旅游图”。市委、市政府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品牌,突出勒布沟景区的核心作用,整合旅游资源,实现绿色休闲与红色旅游有机紧密结合,一方面规划、提升勒布沟景区的度假休闲功能,启动勒布沟景区提质改造工程,商业化引进了一批星级酒店,提升接待档次,打造“休闲度假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扩建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部场馆,建成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遗址成为勒布沟一张响亮的招牌。同时,以节庆活动为载体,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戏亮点,丰富对外宣介的途径,营造良好文化旅游氛围,不断展示特色文化魅力,提升文化旅游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