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雪域高原焕新颜。
驱车行进在新建成不久的公路上,不时路过规划整齐的城镇村庄,一派祥和美好的景象映入眼帘。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军民同心合力,携手共建,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屹立在世界之巅。迎着新时代的春风,西藏阔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军政军民团结硕果累累。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巩固民族团结,服务边防官兵,“八一”前夕,西藏自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文化医疗走边防”系列活动,共派出7支文艺演出小分队和7支医疗巡诊小分队,为全区7个地市的驻军部队、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及附近群众提供巡演巡诊服务。
计划组织千人 万人踊跃报名
“7月我本打算和家人外出旅游,但听说要组织医疗巡诊小分队看望慰问‘金珠玛米’,我就赶紧报名了。”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45岁的主管护士泽仁措姆,小时候是听着长辈讲“金珠玛米”的故事长大的。“小时候爷爷奶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直到昌都解放,家里才终于分到了田地。有机会报答‘金珠玛米’,我当然要去!”
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格桑罗布也没想到,号召区内文艺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慰问活动时,大家的踊跃程度远超预想:原计划总人数1000余人的14支小分队,报名人数竟超过1万人。很多干部群众都像泽仁措姆一样,有的改变旅游行程、有的推迟婚礼、放弃休假参加这次活动。
文艺演出小分队慰问演出。马鹏举摄
在海拔4000多米的日土县日土镇热角村,13名农牧民青年文艺爱好者组团集体报名,排演节目为官兵演出。据统计,仅阿里地区就有2000多人报名参加慰问活动。
高山难挡拥军热,心系官兵显真情。跟随医疗巡诊小分队,泽仁措姆和队员们行程1000多公里,先后到达6个点位为千余名官兵提供医疗服务。
“这种火热的拥军氛围,就像当年迎接解放军进拉萨城一样。”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王培感慨地说。
西藏自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西藏夏季气候多变、路途风险大等实际,各级严密组织慰问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拥军质效。
山巅跳起锅庄舞 歌声唱出鱼水情
在文艺演出小分队的演出中,某部营区传出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令人印象深刻——歌手虽声音沙哑,歌声却饱含深情,令人动容。
来自昌都市卡若区的歌手泽仁,在巡演途中患上感冒,仍坚持跟随小分队赶路两天,行程300多公里。大家考虑到她路途疲惫,尚未痊愈,劝她不参加这场演出。“正是因为官兵常年驻守在自然条件这么恶劣的地方,我才要到这里来,唱出自己的心声。”泽仁说。在绵绵细雨中,泽仁登台演唱,并与官兵手拉着手,在海拔4000多米的营区跳起欢快的锅庄舞。
来自中央歌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尤泓斐,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慰问活动。在驻墨脱县某部演出时,她注意到连队一名女兵颇具演唱天赋,于是现场教学。慰问活动结束后,她与林芝军分区联系,计划开设“空中课堂”,线上指导部队热爱唱歌的官兵。“为边防部队培养音乐人才,丰富边防官兵的文化生活,很有意义。”尤泓斐说。
“官兵有企盼,我们就有行动。”日喀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蒙乃丰告诉记者,边防官兵戍守边疆,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这次将演出送到边防,很受官兵欢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民族团结。
除歌舞表演外,自治区双拥办还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西藏民族地方特色开展文娱活动。在那曲市,他们将骑马、射箭、拔河等文娱活动纳入慰问项目,与官兵共同娱乐。
自发加入慰问 健康送到边防
在日喀则市亚东县,医生朱祥务因报名人数已满而未能加入慰问小分队。慰问小分队经过县城时,他带着药品自驾跟随医疗巡诊小分队一起到高山哨所巡诊。
朱祥务是一名退役军人,每年都会参加慰问官兵的活动。“为官兵巡诊、取药后听到他们的感谢,我觉得自己来得对、来得值。”朱祥务说。
地方医务人员深入训练场为官兵巡诊送药。喻万里摄
2022年6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优抚医院改革发展的意见》,旨在更好满足残疾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供养和医疗需求,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此次“文化医疗走边防”系列活动中,西藏各地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关爱优待现役和退役军人的有关政策要求,积极选派医生参加慰问小分队,并推出新的医疗惠军举措。山南市隆子县人民医院规定,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可优先挂号、优先看病。
在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双拥办慰问小分队在慰问英烈属和退役老兵时,面对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现场为退役老兵吴坚等数十人解决了难题。
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赵胜斌告诉记者,此次“文化医疗走边防”活动中,西藏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很多未能加入慰问小分队的群众,在途中担任保障志愿者,还有许多群众送来慰问品,请小分队成员送给边防官兵。“虽然我们只有14支慰问小分队,但是带动了全民的参与,进一步深化了西藏人民的国防情结。”赵胜斌说。
甘做高原“常青树” 千里边防是故乡
7月25日上午,在海拔5592米的西藏军区某执勤点,官兵们欣赏完一支优美的舞蹈,禁不住鼓掌叫好。一位战士因高原干燥,干裂的嘴唇渗出了血。
这个执勤点气候异常恶劣,几乎每年都没有无霜期。“官兵身上的迷彩,是这里最鲜艳的色彩。”该执勤点领导告诉记者,“这周围没有一棵树,我们的官兵就是立志扎根在这5000米高原的‘常青树’。”在高原刺目的阳光下,营区围墙上“我在阵地在”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阿里地区有一些部队正在驻训。当驻训部队官兵看到当地政府的慰问小分队到达营区时,他们激动地说:“西藏人民一直记挂着我们!”阿里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强巴白珍也跟随慰问小分队来到部队驻训地,他表示:“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拥军支前力度,第一时间为驻训部队解决用水用电、网络通信等问题,并将他们列为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的对象。”
西藏军区一线哨所、武警西藏总队执勤点位、空军驻藏部队雷达站……“文化医疗走边防”系列活动慰问小分队足迹遍布多个边防点位。在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一名战士引用实景剧《文成公主》里的台词表达自己的心声:“都说‘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而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关心让我们感到‘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
见证者说
“金珠玛米”是最亲的称呼
■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群众工作联络处处长 李良国
在组织和参与这次“文化医疗走边防”活动的过程中,每当听到群众叫一声“金珠玛米”,我都感到这饱含着西藏各族群众对部队官兵最深的感情,是最亲切的称呼。
70多年来,驻藏部队官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从推动民主改革到助力脱贫攻坚,从捍卫社会稳定到支持乡村振兴,西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见证着边关将士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惠一方群众的功绩。如今,西藏再偏远的乡村也有援建项目、再闭塞的大山也有共建小学、再困难的家庭也有帮扶官兵,各级干部群众由衷感叹,“藏区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转变,都凝结着‘金珠玛米’的心血和汗水”。
这些年,西藏新建130条边防公路、铺设500多座基站,让边防哨卡不再是难通车、没信号的“雪山孤哨”;妥善完成退役军人安置任务,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问题,为家庭困难官兵提供帮扶,广大官兵深受鼓舞。
边防一行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因心怀人民而受到爱戴,这是我们永葆战斗力的重要法宝。
为兵服务是最大的荣幸
■西藏亚东县民间艺术团舞蹈演员 次仁潘多
在我的家乡亚东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流传着与“金珠玛米”有关的故事。从小我就耳闻目睹官兵们关心帮助群众,也深深知道他们守卫在高山边防,才让我们的生活如此有安全感。
今年,我与艺术团30多名同事一道受邀参加了自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文艺演出小分队,前往多个点位慰问。得到这个机会,我和同事们欣喜不已。听了这么多年“金珠玛米”的故事,多年来接受了许多“金珠玛米”的恩惠,这次终于有机会以自己的表演表达谢意。我们抓紧认真选排节目,努力将最优秀的表演呈现给边防官兵。
7月,正是西藏的雨季。我们在亚东海拔3500多米某营区露天演出时,突降瓢泼大雨。当我们冒雨完成演出,400多名官兵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山谷。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欣喜与感动。能为坚守在边防线上保家卫国的子弟兵们演出,为他们的戍边生活带来一抹不一样的色彩,是我最大的荣幸。(记者 郭丰宽 马鹏举 李凯)
【纠错】 【责任编辑:雪珍】